今日港股行情投行追踪:中泰国际料港股或延续“基本面主导”的渐进式修复 建议沿业绩确定性与政策受益链布局
一、中泰国际料港股或延续“基本面主导”的渐进式修复 建议沿业绩确定性与政策受益链布局
中泰国际表示,港股当前整体升势仍较健康,核心驱动逻辑正从前期避险情绪与仓位回补,逐渐有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的迹象:一方面,欧盟与美国或将达成贸易协议的消息,显著缓和全球供应链焦虑,叠加中美即将开启第三次贸易会谈之际,其他国家已经出炉的贸易协议一定程度揭示了当前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套路”,不确定性有所下降也有助于削弱关税威胁对港股的外部冲击;另一方面,内地政策窗口临近提振市场对结构性托举措施的期待,市场或在逐渐重新定价内部基本面修复的速度和力度。往前看,若欧美贸易协议落地及国内政策催化共振,港股或延续“基本面主导”的渐进式修复,建议沿业绩确定性与政策受益链(新能源基建、消费提振)布局。
二、中国银河证券7月政治局会议前瞻:巩固良好局面,解决突出问题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7月政治局会议前瞻,会议召开在即,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速达到5.3%,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该机构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展望下半年经济工作重心:一方面,巩固经济发展良好局面,保持“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加强政策储备,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另一方面,解决过去一段时问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物价低位运行、投资增速持续下行、消费政策接续等。该机构在2025中期展望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成为重中之重,中国正在等待一场“新供给侧改革”,新发展格局下的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足术来市场关注的核心主线。
三、中金公司:2H25新能源汽车和AI服务器的需求释放确定性较高
中金公司发研报指,回顾1H25,行业整体稳健增长,5M25台股被动元件营收同比增长10%,延续2024年全年增速,单月营收峰值已接近前高。分下游来看,智能手机出货量小幅增长,泛消费电子需求存在国补拉动,新能源汽车需求仍然维持旺盛,光伏在“抢装潮”下增长显著,AI服务器呈现高景气。受益于下游需求带动,主要厂商1Q25收入均实现10~20%同比增长,为全年业绩奠定良好增速,我们预计2Q25有望延续该增长势头。展望2H25,市场对于消费电子和光伏的景气度存在担忧,主因上半年国补和抢装而可能透支后续需求,相比之下,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和AI服务器的需求释放确定性较高,因此,建议关注在这两类领域存在Alpha的公司。
四、国泰海通:2025年中国股市无风险利率下降的通道已经打开 A/H股整体估值将得以提高
国泰海通发研报指,预期变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经济周期的波动,转变为贴现率的下行,中国A/H股市整体估值中枢上修。经过三年出清和调整,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已然充分,其对估值收缩的边际影响减小。人心中对未来预期的主要矛盾,已从经济周期波动,转变为贴现率变动,尤其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股市的无风险利率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国债收益率,而是投资人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过去三年内外部过高的机会成本阻碍了投资人的入市意愿。2025年中国股市无风险利率下降的通道已经打开,A/H股整体估值将得以提高。投资人应转变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战略看多中国。
五、中信建投:关注下半年牧场存栏出清与下游需求变化 把握奶价企稳回升周期的乳品行业布局机会
中信建投发研报指,奶价经过近4年的下行,已处于历史低位,牧业普遍深度亏损,现金流承压,行业去化意愿强。下半年,青贮季资金需求量大,且淘牛价格提升,信贷资质较弱的牧场将以牛换草加快去化;头部牧业积极调整牛群结构,提升牛犊留养标准,且2020年新增存栏将陆续进入自然淘汰期。行业去化相关有利因素在增加,我们看好下半年供需关系进一步缓和,奶价逐渐企稳,2026-2027年奶价上涨。该机构表示,牧场持续亏损、现金流紧缺是存栏去化意愿提升的核心原因。即将进入青贮季,一次性高额费用加剧资金紧缺,尤其当前社会化牧场成母牛占比高、可获得信贷支持较少;肉奶共振,牛肉价格提升带动淘牛价格升至17-20元,牧场淘牛来缓解资金压力的意愿增长。养殖周期看,头部牧业除了淘汰后备牛,自2020年新增存栏将陆续进入淘汰期。历史为鉴,牧业集团估值与奶价增速相关性高,奶价企稳回升带动牧业板块估值上移,关注下半年牧场存栏出清与下游需求变化,把握奶价企稳回升周期的乳品行业布局机会。
六、华泰证券:当前市场对软饮料行业的新消费趋势认知仍不充分
华泰证券表示,国内软饮料百亿单品大多诞生于2014年前的增量红利时代,2014年后行业增速放缓、同质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大单品难觅。在此背景下,该机构认为中国软饮行业正处于存量破局的关键阶段,而消费群体与需求偏好的变迁带来产业新变局,健康化、功能化新趋势下新兴细分赛道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能,彰显出孕育新百亿大单品的潜力。本文基于对软饮料行业消费新趋势的梳理,重点探讨了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机遇,结合行业竞争要素,该机构认为短期来看,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预计龙头企业的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维度下,行业增长逻辑已从“量增驱动”转向“结构升级”,唯有兼具产品创新能力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方能持续突围。该机构认为,当前市场对软饮料行业的新消费趋势认知仍不充分,产业之变育新机。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和场景化需求的提升,正推动软饮料行业向“功能+情感+价值”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下,能够精准捕捉需求分层、把握功能属性、重构性价比逻辑的企业,将有望在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结合产业之变,该机构综合研判认为新趋势下无糖茶饮/养生水/气泡水/碳酸茶/能量饮料赛道成长性更强,推荐综合实力突出的软饮料龙头企业。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