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港股市场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前瞻(2024/11/03)
本周香港股市:恒指及国指均一度拉升逾1%;午后涨幅悉数收窄,恒科指回落转跌并再度失守4500点。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0.93%或189.1点,报20506.43点,全日成交额为1414.83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1.08%,报7342.6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4%,报4483.91点。全周来看,恒指累计跌0.41%,国指累计跌0.58%,恒科指累计跌1.19%。中金公司表示,由于港股市场的情绪与资金面对海外变化更敏感,因此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短期内比A股更大的冲击。但该行认为无需过度担心:一来外部压力将会带来“应激式”的政策刺激,由此促成市场修复反弹;二来如果没有冲击,那便意味着无需期待过多刺激,市场也将以当前震荡行情为主,而港股的结构优势反而使其更有韧性。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扬,腾讯涨超3%,美团涨超2%,京东、快手均涨超1%。缅甸停产封关利好中重稀土,稀土概念股飙升;金力永磁暴涨超四成;百强销售同比转正,内房股多数向好;商务部推消费新政策,餐饮股盘中拉升,海伦司大涨20%;有色股、*股、重型基建、内银股等纷纷走高。另一边,第四财季苹果大中华区业务承压,苹果概念股普跌;芯片股、光伏股午后跌幅扩大;汽车股、加密货币概念股、影视股等飘绿。
本周港式市场表现
一、稀土概念股集体飙涨
截至收盘,金力永磁(06680)涨44.03%,报10.86港元;中国稀土(00769)涨19.05%,报0.5港元。据报道,缅甸克钦独立军近日宣布,已经控制该国稀土矿区,但未透露如何处置采矿活动。加拿大稀土和电池金属研究企业阿达姆斯情报公司发布投资提示称,反叛武装控制该地区可能影响稀土精矿出口。据悉,缅甸以中重稀土离子矿为主,是全球第三大稀土原矿产地。此外,据海关总署,24年1-9月,我国从缅甸进口3.1万吨稀土氧化物,同比下降3%,占同期氧化物总进口量的74.9%。
对于该事件是否会影响稀土价格,北方稀土相关人士称,供给少了,原料端或许会紧平衡。华泰证券认为,缅甸矿山停产以及国内中重稀土因环保等原因供给受限,或导致中重稀土供需格局短缺。若原料库存消耗殆尽,中重稀土价格可能出现大幅上涨。轻稀土供需格局亦将改善,但国内供给仍有潜力,短缺幅度或弱于中重稀土。
二、内房股多数上扬
截至收盘,中国海外发展(00688)涨4.31%,报15.5港元;华润置地(01109)涨3.48%,报26.75港元;龙湖集团(00960)涨3.33%,报13.04港元;融创中国(01918)涨3.31%,报2.81港元。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354.9亿元,环比增长73%,业绩规模达到年内次高。同比增长7.1%,年内首次实现单月业绩同比正增长。累计业绩30693.1亿元,同比降低32.7%,降幅较9月收窄3.9个百分点。另外,中指研究院数据也显示,10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10.53%,环比增长67.45%。
中信证券认为,10月以来,房地产基本面出现明显改善,但是企业销售表现的差异也在扩大。在需求侧和供给侧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房地产市场的止跌企稳有望持续兑现。预计部分信用良好的头部央国企有望在较快时间能够通过补充土地储备大幅优化资产质量,实现销售和拿地的正循环。
三、餐饮股显著拉升
截至收盘,海伦司(09869)涨20.09%,报2.75港元;呷哺呷哺(00520)涨7%,报1.07港元;九毛九(09922)涨2.68%,报3.45港元;海底捞(06862)涨1.66%,报15.94港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早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介绍,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一批消费领域的新政策。五个城市将出台配套政策。比如,上海、广州将推出首店首发、首秀首展支持和奖励政策;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将发放餐饮、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券。国信证券此前表示,考虑到近期促消费组合拳频发,餐饮板块有望在基本面与板块情绪两角度同时受益,兼顾经营业绩确定性以及消费环境渐进复苏的预期。
四、苹果概念股今日普跌
截至收盘,丘钛科技(01478)跌5.29%,报4.83港元;舜宇光学(02382)跌3.65%,报48.8港元;高伟电子(01415)跌3.11%,报23.35港元;比亚迪电子(00285)跌2.84%,报32.55港元。苹果发布2024财年第四财季(截至2024年9月28日)的财务业绩。财报数据显示,苹果在该季度的营收949.3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为147.36亿美元,同比下降35.81%,主要因苹果在今年早些时候欧盟的一项裁决而承担了102亿美元的一次性税收支出,第四财季,苹果iPhone业务总体表现平稳,收入为46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52%。但苹果大中华区业务承压,该季度实现营收150.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50.84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158亿美元。
五、健倍苗苗(02161)发布盈喜。截至收盘,涨21.88%,报1.17港元
健倍苗苗午间发盈喜,预期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将同比增加不少于50%。主要受惠于集团核心品牌的强劲销售势能,尤其是品牌药分部的何济公和品牌中药分部的保济丸。集团的浓缩中药颗粒业务持续增长也提供进一步支持。
本周港股市场盘点
一、荣昌生物(09995)再度攀升。截至收盘,涨14.61%,报19.3港元
荣昌生物近日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营业收入约12.09亿元,同比增长57.1%;亏损约10.71亿元,同比扩大3.96%。单计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34.6%;毛利率82.1%,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亏损2.9亿元,较第二季度环比减少亏损32.6%。
二、艾美疫苗(06660)全天强势。截至收盘,涨11.32%,报8.36港元
艾美疫苗公布,公司自主研发的13价结合肺炎疫苗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药品上市注册。已完成揭盲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艾美这款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达到临床预设目标。此外,集团旗下艾美坚持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已取得生产该产品相应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三、香港宽频(01310)绩后走高。截至收盘,涨4.96%,报3.6港元
香港宽频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全年业绩,营业额106.51亿港元,同比减少9%。股东应占溢利1027.7万港元,上年同期亏12.67亿港元,同比扭亏为盈;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增加3%至23.65亿港元,每股盈利0.8港仙。派末期息16.5港仙,上年同期派20港仙,即全年派付股息31.5港仙。
四、德翔海运(02510)走势疲软。截至收盘,跌1.91%,报4.1港元。
德翔海运每股定价4.18港元,共发行2.51亿股股份,每手1000股,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9.41亿港元。据悉,德翔海运是一家专注于亚太地区的货柜航运公司。按船队规模计,公司截至2024年1月1日在全球货柜航运公司中排名第21,市场份额为0.3%,并于2023年12月在专注于亚太地区的货柜航运公司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2.3%。
五、摩根大通增持信达生物(01801)约459.28万股 每股作价约37.84港元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0月29日,摩根大通增持信达生物(01801)459.2813万股,每股作价37.843港元,总金额约为1.74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9984.36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6.10%。
市场机构观点预测
一、中国银河证券:“软着陆”路径尚未变化 噪音应不干扰美联储决定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10月新增非农就业之外的劳动数据依然保持了韧性,永久失业人口缓慢增长但供给端压力略缓和,整体继续处于软着陆路径上;新增非农就业的显著不及预期来自于罢工和飓风的扰动,这种噪音应不会改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节奏。仍然预期11月和12月的FOMC会议上各降息25BP是基准情况;债券市场的动向似乎在传达美联储仍需要注意降息过快的风险的信号,而下周美国大选的结果也可能影响美联储未来降息的节奏。
二、美银证券:调升贝壳-W(02423)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至73港元
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认为贝壳-W(02423)风险回报已变得更具吸引力。该行将集团目标价由62港元调升至73港元,评级由“中性”调升至“买入”,预计股息将会上升。报告中称,公司是最近中国政策转变和潜在周期性复苏的主要受惠者。集团在优质细分市场中拥有高曝光率,且一手及二手市占率均在提升,因此预计在此次复苏及以长期来看,其将超越市场增长。
三、花旗:予中国中免(01880)“买入”评级 目标价下调至75港元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由于消费气氛疲软,中国中免(01880)销售压力将会在第四季持续。该行将中国中免目标价由78港元下调至75港元,评级为“买入”。报告指,公司今年第三季符合早前公布的初步业绩指引。该行下调其2024至2026年的盈测各17.1%、13.2%及10.2%,以反映海南疲弱的免税品销售趋势。消费欲望疲弱、及因出境及不利天气而分薄人流,均对海南的销售趋势构成压力,导致海南业务的营运杠杆下降。
四、里昂:维持普拉达(01913)“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68港元
里昂发布研究报告称,将普拉达(01913)目标价由67港元上调至68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认为在中期而言公司在钱包市场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占率,预计2024年至2026年销售及盈利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及10%。该行预计,市场对普拉达第三季销售表现反应正面,因撇除外汇影响后销售增长18%,分别超出该行及市场预期的13%及15%增幅。在里昂覆盖的主要奢侈品牌中,普拉达是唯一一个显著超出预期的品牌,兼且在亚太地区的增长显著优于同业。
五、招商证券:维持百威亚太(01876)“中性”评级 目标价降至8港元
招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亚太西部地区的再次失利,使百威亚太(01876)第三季EBITDA比市场预期低16%。今次是百威亚太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预期,该行认为在年底之际没有任何积极的催化剂。近期股价回调似乎已经反映出疲弱的季度业绩,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由10.11港元降至8港元。展望明年,该行对百威亚太区域性提价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与该行对毛利率预测的警惕相呼应,因为原材料成本的有利因素可能会同步减弱。下一个积极的催化剂主要是对明年夏季销量回升的猜测,最早将于4月和5月开始。在那之前,该行认为风险可能向下倾斜,导致百威亚太在今年底进入第三年盈利下滑,而高端化和强劲的亚太东部表现都不足以弥补。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