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机构预测下周股市行情大盘走势(2025年9月22日)
今日盘面:
A股三大指数今日震荡整理,截止收盘,沪指跌0.30%,收报3820.09点;深证成指跌0.04%,收报13070.86点;创业板指跌0.16%,收报3091.0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23238亿,较昨日大幅缩量8113亿。
七大机构下周股市行情大盘走势观点汇总:
中信证券发布策略研报指出,此轮行情发展至今,主要的发起与推动力量并非散户,而是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的“聪明资金”。目前,2020-2021年发行的产品整体逐步进入盈亏平衡区域,市场面临新旧资金的接力阶段。未来行情的延续,关键在于新的配置线索,而非单纯依赖资金量和流动性。在配置方向上,建议投资者继续重点关注资源、创新药、游戏和军工板块,同时,9月消费电子板块也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或因行业旺季、新品发布等因素迎来业绩和股价的双重增长契机。
国泰海通证券对A股市场高度乐观,认为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流动性稳定、社会观念与风险偏好改善以及微观交易结构的稳固优化,共同为A股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多重因素支撑下,中国资产有望延续良好表现,因此维持对A股的战术性超配观点。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经济能见度提高,无风险收益下沉使得股市机会成本降低,资本市场改革改变社会观念,这些因素共同构筑了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动力。板块机会上,预计行情将更加全面,中国权益资产在当前阶段具备较高的风险回报比与战术性配置价值,投资者可考虑均衡配置各行业优质资产,分享市场上涨红利。
国金证券建议投资者在市场创10年新高之际,提前布局下一个阶段基本面边际改善最大的领域。其一,随着海外制造业修复,实物资产迎来发展机遇,如工业金属(铜、铝、钢铁、基础化工),以及投资加速下的资本品(工程机械、专用机械、机械零部件、重卡)值得关注,从中长期看,产业链重构带来的投资和消费两端实物消耗提升,将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机会;其二,保险行业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券商也有望迎来业绩改善;其三,在盈利修复之后,内需相关领域机会将逐步显现。当前代表大盘蓝筹的沪深300虽暂未跑赢创业板指,但在近期风格切换中已开始跑赢国证2000,意味着行情扩散刚刚起步,A股权重股的修复进程才刚开始,投资者可提前布局低估值、高股息的权重股,等待价值回归。
博时基金分析称,总量政策现阶段或处于短期真空状态,稳增长工作将更加聚焦内需不足这一核心问题,后续扩内需举措有望持续加码。目前国内权益市场处于高位震荡阶段,成交量或逐步回归正常区间。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关注受益于扩内需政策的行业,如消费领域的可选消费(汽车、家电等),以及基建领域的新基建(5G基站建设、特高压等)和传统基建(交通、能源等),这些行业有望在政策刺激下迎来业绩增长,带动股价上行。
国泰基金认为牛市基调未发生改变,继续看好市场震荡上涨。宏观层面,国内无风险收益下沉、资本市场改革提速,海外中美关系稳定且美联储降息预期得到确认,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指数中枢逐级抬升。不过,国泰基金也提醒投资者,在上涨行情中,需客观评估资产估值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因短期收益效应盲目追高。操作上,可采取逢低布局、长期持有的策略,选择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通过定期定额投资等方式平滑成本,分享市场长期增长收益。
光大保德信基金从中期视角分析,美元降息周期逻辑未变。海外方面,美国长久期债务压力累增等因素削弱美元避险属性;国内方面,后续“反内卷”细则助力供需平衡、“十五五”产业机会释放等投资线索有待挖掘。在内外利好因素驱动下,A股有望延续长期向好格局。在投资方向上,光大保德信基金持续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在资金驱动以及宏观景气暂时缺位的环境下,依据流动性和风险偏好进行配置是不错的选择。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科技成长中的半导体自主可控、AI算力、创新药,以及非银金融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同时对“反内卷”、新消费等具备交易性机会的板块保持关注,把握阶段性投资时机。
华安证券指出,自9月初至今,A股呈“V形”走势,本轮趋势性上涨行情的中长期逻辑依旧坚韧。投资者应坚守强势主线,无需进行高低切换。在配置思路上,继续坚定聚焦弹性成长科技和有业绩支撑的方向。在趋势性上涨行情中,成长科技股因具备天然高弹性,有望获取较高收益;有业绩支撑的板块容易凝聚资金共识,股价稳定性较高;同时,关注有催化剂的板块,如政策利好、行业重大事件等催化下的板块,能及时把握股价上涨机会。例如,近期受政策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产业等,可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亚汇网编辑:章天)